中文版 |ENGLISH

襄汾党校学习班走进兰考县,追寻焦裕禄精神

发布时间:2018-6-11 9:02:25

     6月7日凌晨5点30分,2018年县委党校科级领导干部读书班的40余名学员前往河南兰考县,奔赴焦裕禄同志生活、战斗的地方参观学习,两天一夜的“红色追寻”旅程开启。


 


  车辆不紧不慢地行驶,驶过黄河大桥,驶过大片收割过金灿灿的麦地,近7个小时的车程难免枯燥,有人提议活跃活跃气氛,于是车内响起了“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”的合唱曲目,于是车内麦克风里传来了《念奴娇·追思焦裕禄》的诵读,“百姓谁不爱好官?把泪焦桐成雨。生也沙丘,死也沙丘,父老生死系。暮雪朝霜,毋改英雄意气”“为官一任,造福一方,遂了平生意”!

  将近中午13时,兰考县城的标识终于进入视线,一路上对这片土地朝圣般的期许终于要落地。清新的空气里夹着淡淡的花香,绿化带里的树叶被阳光映射得更加翠绿,道路旁高楼林立,街道上随处可见以习总书记讲话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、焦裕禄精神为内容的城建标识、广告牌,隔一段距离就能看到的渠道里静静地躺着睡莲,长着芦苇,不时有鸟儿从苇丛里飞起,如今美丽、清洁、大气的兰考县城让参观学员们发出了阵阵赞叹。

  然而,50多年前的1962年正是兰考风沙、盐碱、内涝这“三害”最为严重的时候,焦裕禄同志临危受命,到兰考县担任县委书记。那时,他面对的是白茫茫的盐碱、灰蒙蒙的风沙、光秃秃的土地以及片片内涝的沙窝。他抽调20名干部、技术员和有经验的老百姓组成三害调查组,在全县大规模的查风口,探流沙,追洪水,走过了5000多公里,终于掌握了“三害”的第一手资料,掌握了风、沙、碱发生的规律,为治理“三害”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

  用过午餐,稍适休息,学员们整理装备,统一乘车到张庄村“焦林”、四面红旗纪念馆、焦裕禄教育体验基地参观学习。


 

 

  “张庄村是个大风口,当时兰考县防护林主要栽种泡桐树,但那时人们穷,群众吃不饱,焦书记结合张庄实际,认为槐花可以吃,槐树可以抗风沙,就在张庄栽种槐树,那时栽种的槐树早已结束了它们的使命,很多都被砍掉,但这片槐树林人们却为了纪念焦书记留了下来,人们亲切地称它为‘焦林’”,讲解员顶着烈日讲解,学员冒着暑热静静地听讲,瞻仰焦裕禄同志双手叉腰雕像的伟岸,近距离感受焦裕禄精神的不朽魅力。

  焦林对面是“四面红旗纪念馆”,四面红旗是焦裕禄同志树立起的典型,第一面红旗《赵垛楼的干劲》;第二面红旗《双杨树的道路》;第三面红旗《韩村的精神》;第四面红旗《秦寨的决心》。


 


  赵垛楼的贫下中农在七季基本绝收以后,冒着倾盆大雨,挖河渠,挖排水沟,同暴雨内涝搏斗。一九六三年秋天,一连九天暴雨,他们却夺得了好收成,卖了八万斤余粮;

  双杨树的贫下中农在农作物基本绝收的情况下,雷打不散,社员们兑鸡蛋卖猪,买牲口买种子,坚持走集体经济自力更生的道路,社员们说:“穷,咱穷到一块儿;富,咱也富到一块儿”;

  韩村是一个只有二十七户人家的生产队。一九六二年秋天遭受了毁灭性的涝灾,每人只分了十二两红高粱穗。在这样严重的困难面前,生产队的贫下中农提出,不向国家伸手,不要救济粮、救济款,自己割草卖草养活自己。他们说:摇钱树,人人有,全靠自己一双手。不能支援国家,心里就够难受了,决不能再拉国家的后腿。这年冬天,他们割了二十七万斤草,养活了全体社员,养活了八头牲口,还修理了农具,买了七辆架子车;

  秦寨大队的贫下中农社员,在盐碱地上刮掉一层皮,从下面深翻出好土,盖在上面。他们大干深翻地的时候,正是最困难的一九六三年夏季。他们说:“不能干一天干半天,不能翻一锨翻半锨,用蚕吃桑叶的办法,一口口啃,也要把这碱地啃翻个个儿”。

 

 


  “拼上老命大干一场,决心改变兰考面貌”,纪念馆里,学员们有幸见到了焦裕禄同志的笔迹,回望50多年的岁月,面对一个百姓逃荒流离,风沙遮天蔽日,淹没房屋,吹出坟茔露出白骨的窘境;面对沙丘最高9米,盐碱地只产50多斤粮食,黄河决口的“烂摊子”,焦裕禄同志是有多大的决心,是对党有多么忠诚,是对人民有多么热爱,才立下了这样的铮铮誓言,才真的把性命拼在了这方土地。

 

  学员们井然有序地参观、拍照、记录,斗三害的农具,焦裕禄同志在牛棚与群众深聊的场面、办公的场景,兰考当年风沙肆虐的图片都带给学员们巨大的精神震撼,仿佛经受了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,没有人喧哗,没有人想要破坏这种既压抑又豪情满怀的氛围。


 




 

     在焦裕禄教育体验基地,学员们分成四队,每队接过一面“红旗”,听村里老书记讲焦裕禄同志的英雄事迹,体验“贴膏药”、“翻淤压沙”的治理沙丘劳动体验。两队人拿起铁锹,在一座当时保留下的沙丘遗址前面,深翻沙地,挖出泥土则体验结束。据介绍,当年翻的沙地要1至2米才能见泥,要把泥翻出来覆盖在沙地上,才能固定住沙地,这种方法被形象地成为“翻淤压沙”;另外两队人则用铁锹往独轮车、扁担里面挑土,推到高高的沙丘上,把黄土覆盖在上面,固定沙丘,这种方法被形象地称为“贴膏药”。

  两队队员干起活儿热火朝天,衣服被汗水浸湿,然而亲身的体验却让每个人都感受到当年治理三害的艰辛,体会到兰考人民在焦裕禄同志带领下战天斗地的决心和精神。

  下午最后一个学习点是东坝头黄河湾风景区,黄河兰考段是九曲黄河最后一个大拐弯处,呈"U"字形,因地势险要,素有"豆腐腰"之称。兰考的三害很大原因是黄河的决口。“把黄河的事办好”,焦裕禄同志身先士卒,从那时起,经过多年的治理后,自古至今横行无忌的黄河变得美丽雄壮,真正成为“母亲河”滋养着兰考大地。夕阳西下,黄河湾里载着悠悠往事,无尽诉说。

 

 

  晚上回到宾馆,很多学员久不能寐,探讨着焦裕禄同志“亲民爱民、艰苦奋斗、科学求实、迎难而上、无私奉献”的精神源头和精神实质,在讨论中,更加深了对焦裕禄精神的认知。

  8日清晨,学员们又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到焦裕禄烈士陵园拜谒。19.64米高的英雄纪念碑矗立,寓意焦裕禄同志1964年牺牲。踏着向上的台阶,松柏掩映中的焦裕禄烈士墓映入眼帘,在汉白玉的坟茔前,烈士的遗像目光亲切,注视着兰考的大地。全体学员纷纷肃立,三鞠躬缅怀,并面对党旗宣誓,“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,拥护党的纲领,遵守党的章程……永不叛党”!


 

 

  在兰考县的中州乐器厂,学员们见到了泡桐产业的发展。琵琶、文琴、古琴、古筝、阮等乐器批量生产,运往全国各地。这些乐器的发音板无一例外的使用泡桐制作,兰考是风沙地,泡桐空隙多,特别适合制作乐器。当年治理三害的泡桐树如今成为兰考人致富的品牌产业,可见当年焦裕禄同志和兰考人民的高瞻远瞩。

  在兰考县纪念馆,学员们聆听了焦裕禄的一生事迹,他虽然在兰考只有476天,但他和群众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。他在兰考县仅留下了四张照片,每当通讯员举起相机要拍他的时候,他就摆手示意不要照,要照群众,因为群众一见相机就会说:“大家起劲儿干啊,县上给咱们照相了”。1964年5月14日,焦裕禄积劳成疾,去世时年仅42岁。他的一生,在兰考县展览馆被浓缩成场景展示、照片,他使用过的一件件器具被收藏,供更多的党员干部学习,瞻仰。


 


  参观学习的最后一地是“焦桐”广场。广场位于“焦裕禄干部学院”对面。广场里一棵高大的泡桐树挺拔苍翠,这是1963年焦裕禄同志亲手栽下,在兰考县,人们亲切得称为焦桐。那天,我们有幸遇见76岁的魏喜民老人。他说这里原来是胡集大队,是个风口,共有84个大沙丘,焦书记带领他们栽植了50亩泡桐作为防护林,他跟焦书记一共相处了四天,这棵焦桐就是他挖的坑,焦书记栽种的。现在焦桐广场的泡桐都已经是第三代第四代,而这棵存在了55年的焦桐依然发新叶,出新芽。在兰考人的心里,焦桐就是焦裕禄的化身。老人每天清晨都要为焦桐打扫落叶,浇水,悉心呵护,已经坚持了40多年,一天不干就像没有吃饭一样不自在。老人怀念的是一位故人,而我们看到的是一种精神,不论在讲解员哽咽的解说中,还是各地的学习团队中,这种精神不朽!



  回程的旅途上,虽有疲累,但收获更多,带着沉沉的感触和震撼,学员们表示要认真整理这次的学习的点滴,对照自己的工作,形成深刻的发言,把这种精神宣传出去,把这种精神当成干工作的动力,不断发扬和传承!

 


Top